绿色当道 山西多家餐饮企业荣誉满载
来源:网络 编辑:bjl
[摘要] 注重绿色设计、强化建筑节能、提供绿色服务、发展绿色基地、加强绿色宣传……凭着这些,近日,山西省多家餐饮企业成为了中国绿色饭店和国家级绿色餐饮企业。
在刚刚过去的一周,山西省4家饭店和4家餐饮企业分别获得“中国绿色饭店”和“国家级绿色餐饮企业”的“叶”型认证。至此,全省目前共有37家饭店成为“中国绿色饭店”,最高级别的“5叶”级有21家;14家餐饮企业成为“国家级绿色餐饮企业”,最高级别“5叶”级有7家。
注重绿色设计、强化建筑节能、提供绿色服务、发展绿色基地、加强绿色宣传,一系列的“绿装”让山西省饭店和餐饮企业“绿意”盎然,生机勃勃。江南大酒店总经理郭强说,餐饮企业获得“5叶”认证,更能够体现出餐饮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就餐的安全放心,消费者来的频率会更高。
设计的绿
山西绿色饭店工作委员会主任冯守瑞认为,设计应充分考虑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因素,如建筑节能、新能源利用、中水系统等,在建筑基础上实现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的融合,企业文化和绿色服务的结合。
在设计上能够彰显出更多绿意的江南大酒店和山西会馆分别走了异曲同工的两条路子。
郭强是一位在学校学习酒店管理、毕业后就一直在餐饮企业工作的经理人,年龄不大的他已在江南集团工作13年。
据郭强介绍,江南大酒店刚刚进行了整体改造,在设计上对绿的追求体现得更加完美。他举例说,江南大酒店的外墙立面全部采用A级防火保湿材料,如同给房屋穿上了一层厚厚的棉衣,不仅起到防寒隔热的作用,而且节能效果也十分明显。郭强说,由于酒店在设计时就考虑到全部使用环保节能的绿色材料,因此在酒店就餐可以随时感受到绿意。
与江南大酒店有所不同的是,山西会馆的“绿设计”更多体现在装饰上。山西会馆办公室主任李坤告诉记者,从一开始,山西会馆就秉承“轻装修,重装饰”的理念,更多地从装饰方面体现饭店的风格。
记者从山西会馆总部所在的大院经过,到处都是从各地收集的石雕、木雕,甚至还有牌楼。李坤表示,山西会馆馆长高绍军对晋商和山西民俗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从2002年起他就开始了长达十年的收藏和保护山西文物的历程,先后拿出2亿余元资金征集山西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品,目前共收集2万余件。
正是因为有这些风格迥异的民俗艺术品,才造就了今天山西会馆每个店面不同的装饰风格。李坤告诉记者,目前山西会馆有五家分馆和三个示范基地,分别是:“民俗印象”山西会馆体育店;“牌匾印象”山西会馆胜利店;“晋商印象”山西会馆下元店;“学堂印象”山西会馆大学店;“大院印象”山西会馆民博店和阳曲县、省民博、武宿三个示范基地。
节能的绿
因为是重新装修,在江南集团众多的餐饮企业中,江南大酒店节能的绿体现得更加明显,这也是今年江南大酒店一举拿下“5叶”认证的一个重要原因。江南大酒店
郭强告诉记者,开放式厨房是江南大酒店另一个彰显“绿”的亮点。酒店选用节能炉头,比传统炉头省20%的天然气,一年下来可为企业节约费用12万元。节水龙头的大量使用每年可为企业节水上百吨。
滨河一号餐饮有限公司也是今年入选的“5叶”级餐饮企业,在节能方面也有自己的一套“绿”办法。如停车场全面采用太阳能路灯。办公管理工作的各项流程均通过网络进行处理,逐步实现无纸化办公。
作为今年山西唯一一家入选“5叶”认证的酒店,孝义帝豪酒店的负责人告诉记者,水、电、气及物资是酒店主要的能源消耗,如何有效节能是“创绿”活动的一项重要考核内容。酒店选用了新型舒量空气能加热设备;规定在所有公共区域日常只开节能灯;客用电梯则采用连锁控制等一系列节能措施。
浩海国际酒店在物资节约方面近乎于“小气”。比如取消产品包装,如撤掉口杯的塑料包装、将绿茶的纸袋包装改为罐装。还有就是客人用剩的卷纸、香皂等统一回收,供员工使用。
冯守瑞表示,强化建筑节能,一是减少能耗总需求量,诸如合理划分区域、充分利用自然光、保湿材料等。二是合理利用新能源技术,比如太阳能、风能、热泵等新技术。
安全的绿
不仅是在节能和环境设计方面得以体现,而且在食品源头上体现绿色更能保证食品的安全。郭强告诉记者,江南大酒店特别推出一道名为马家沟芹菜的有机蔬菜,就是定向从山东马家沟芹菜基地采购当地的蔬菜。除此之外,江南大酒店2011年还在山东青岛建立了有机蔬菜基地,种植的“福禾康”有机蔬菜通过国家相关部门的有机蔬菜认证。除此之外,郭强称,江南大酒店还在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建立了巴马香猪养殖基地。这种猪两头黑中间白,被誉为猪类的“名门贵族”。
除了建立绿色食品的源头,在对废弃物的处理上,酒店、餐饮企业同样在播“绿”。郭强以江南大酒店的厨房油烟净化设备为例,由于对油烟实行高压分享,每月能回收约
山西省烹饪餐饮饭店行业协会提出,将于“十二五”期间建立“山西餐饮产业绿色工业化园区”,即大、中型品牌餐饮企业中心厨房聚集区和餐厨废弃物资源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基地。
认证的绿
对于一个行业的认证,许多人总认为认证无非是掏点钱,让企业有个风光的门面,让行业协会有点赚头而已,不过郭强对“绿”的认证还是比较认可的。他告诉记者,今年的申报其实从去年就开始了,一直到3月份才通过了考查测评。评分的体系还是比较科学和严谨的。像“5叶”认证,总分是300分,如果能达到最低的280分,才能获得“5叶”认证。不仅如此,还要定期复审,企业还要不断改进,才能保住“5叶”认证。
此外,在山西51家绿色认证企业中,有一个有趣的现象,37家“中国绿色饭店”中只有3家“3叶”企业;14家“国家级绿色餐饮企业”中,“3叶”企业只有1家。郭强表示,按照“绿色”认证标准,很多企业都能达到“3叶”认证,而且“3叶”认证是整个“绿色”认证中级别较低的,这样的认证对企业来说并不能起到好的作用。因此,众多酒店和餐饮企业都将目标瞄准更高和更严格的“4叶”和“5叶”认证。
李坤表示,为了获得“5叶”认证,2011年年初山西会馆就正式成立了“创绿”领导小组,公司财务部拨付“创绿”专项资金,认真对照“国家级绿色餐饮企业”评分标准开展自查和完善。
冯守瑞表示,创建“绿色饭店”和“绿色餐饮企业”不仅是为了企业荣誉而挂块牌子,而是要把贯彻国标条例融入企业的日常管理中。同样,创绿也不仅是酒店和餐饮企业的行业责任,也需要消费者的配合。如倡导适度点菜,减少餐桌浪费;倡导低碳生活,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等。
为了支持酒店、餐饮企业“冲绿”,山西省烹饪餐饮饭店行业协会在《关于扶持山西餐饮和中国晋菜、山西面食产业发展建议》中提出,对国家认证的“4叶”和“5叶”酒店、餐饮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每年拨付一定的宣传经费,用于推进“安全、健康、节能、环保”创建绿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