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咨询:010-63394665


同城第一

区域第一

品类冠军

品牌领导者

开创品类

场景市占...

2025,助力餐企“第一”战略,解决客户高管高阶人才引进问题。


全国业务  全国寻访


期待与您探讨岗位目的以及岗位目标达成要素


合作咨询:010-63394665

清华毕业辞职卖小面,学霸组团打造重庆餐饮“爆款”

发布时间:2017-04-21
4月19日中午12点,重庆星天广场观音桥好吃街平层一家餐饮店,一个穿着格子衬衫的大眼睛男子跑前跑后,端盘子、倒水、招呼客人,不时还能同店里的客人以及旁边店的老板聊上几句……一看就是在美食城“混”了多年的“打工仔”。

他叫杨军,今年34岁,来自四川广安,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英语专业,人称“煮打哥”,这家小店就是他开的。被他同时“拉下水”的还有两个学霸,一个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一个来自清华大学。周围人都想不通,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三个出自名校的学霸甘愿“蜗居”在这个不到70平方米的小店里?

如今,这个最强“小面天团”通过上游财经—重庆商报全城征集合伙人,这一次,他们立志要“煮”出名堂。



艰难起步学霸辞职面馆打工  

在美食城里,有很多小面店,杨军的店很普通,却又处处显示着不同:店门口,挂着一台液晶电视正播着年轻人爱看的“蒙面歌王”,这是整层楼唯一一家挂电视的小面店。在店里的墙上,挂着几幅画作,“这是蒙德里安的代表作格子画。”杨军介绍,听从设计师的建议,还在透明的橱窗玻璃增添了手绘画,上面都是重庆的“煮”打美食。

杨军的想法是,要让这家店精致却不失亲和力。可是这个追求完美的年轻人,却让外人觉得过于“折腾”。2006年同济大学毕业后的第二年,杨军通过国家司法考试,考取了全国律师执业资格证,成为执业律师。顶着名校头衔,又踏实肯干,这个年轻人很快找到不错的工作。先后在中国国航、重庆福彩等大型企事业单位任职。

创业一直是杨军的梦想。在他念大学的时候,就曾小试牛刀,在老家办过英语培训班。毕业后在大型企事业单位的几年职业生涯,完善了他的管理经验。之所以选择从小面做起,“《舌尖上的中国》让重庆小面火遍全国,而资金相对投入少。”杨军直言,他想抓住这个机会,从小面做起。

2014年,这个广安小伙毅然辞职。虽然有激情,可是刚起步时杨军对小面行业一窍不通,他每天去面馆打工,跟着师傅学习挑面、打佐料,苦练基本功。

然而辞职前,他的年薪已经达到20万元。

合伙成就最强“小面天团”  

经历了最初一个人创业的艰难,杨军深感独木难支,也让他意识到一个稳定可信赖的创业团队的重要性。

唐鉴是杨军的高中同学,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曾和杨军一起在老家办英语培训班。得知老同学在重庆创业后,唐鉴利用年假来到重庆考察,回到湖北就辞掉年薪20万的工作,搬到重庆和他一起干。

2015年,杨军带着自己的项目参加了重庆江北优秀创业项目评选大赛,认识了清华大学毕业的刘海枫。刘海枫老家安徽,目前定居成都,一直在重庆进行餐饮o2o创业,是一名资深创客。创业前,他是一家农业上市公司的高管,年薪超过60万元。

那一年,杨军和刘海枫同时参赛,报的都是餐饮类别,两人越聊越投机,“既然有共同的理想和追求,为什么不一起做呢?”说干就干,刘海枫和杨军将各自的团队合并。三个来自不同行业、不同地域的人,就这样因重庆美食而结缘走在一起。
虽然是合伙人,可是三个人性格完全不同。杨军敢想敢干,思维跳跃,是标准开拓者;唐鉴性格沉稳内敛,注重内部管理的标准化,是完美的细节主义;刘海峰慷慨大度,人脉丰富,为“煮打哥”品牌的发展嫁接了一个又一个的资源平台。

如果用一艘船来比喻这个小面版的“中国合伙人”,杨军就是引擎,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唐鉴是船舵,掌握方向,避免触礁。刘海峰则是船体,为大家提供平台,确保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思路自创教材打造“爆款”      

目前,学霸合伙人已经成立了“煮打哥”餐饮品牌,上游财经—重庆商报记者在他们店里看到,店里卖的产品不多,除了重庆小面,还有一款“学霸米线”,这是三个学霸自己创意研发的,如今已经成为他们店里的爆款。他们的想法是,用本质思维做行业,爆款思路做产品。

虽然是一家“路边摊”,可是无论是产品还是管理,都已经标准化,他们的成绩也受到同行的关注。除了实体店,他们还在做餐饮的创业培训,“传统面馆的教学太落后了,既不规范,效果也差。”凭着学霸们超强的学习和总结能力,他们干脆将小面的技术编辑成教材并出版,专供内部培训学员使用。与其他小面培训班不同的是,他们教的不仅是技术,还包括选址、装修、营销等一系列课程。

据了解,依托目前这家唯一的直营店,主打小面技术和创业培训,三位“中国合伙人”一年就创造了200万元的营业额。因为三个创始人的经历,一些高学历餐饮创业者慕名前来。记者了解到,前后有三个分别来自华南理工、华东理工和华中科大的中国顶级理工院校的硕士研究生与他们签约,要在各自的城市卖重庆小面。

启示:创业者必具备“可迁移技能”  

三个名校毕业的学生,从事三个不同行业,却因重庆美食结缘走到一起共同创业,称得上是重庆小面界的“中国合伙人”。他们的创业之路带给其他创业者哪些启示?“中国式合伙人”的创业模式又有哪些值得借鉴和注意的地方呢?上游财经—重庆商报记者采访了创业指导专家、重庆大学创业导师王麒凯博士。

“不论是不是名校毕业生,创业基因才是创业成功与否的关键。”在王麒凯看来,名校毕业生或许在专业技能上更有优势,但当面临跨行业创业时,知识、能力、品质都和专业关系不大,领导力、执行力、沟通力等可迁移技能才是创业所必须的。王麒凯告诉记者,在他所接触的100多个创业项目中,绝大多数都属于跨专业创业,他们普遍拥有的一个特点就是,能够很快将所学所用利用在创业实践中,快速搭建资源和平台。

对于杨军三人“我喜欢我就做”的鲜明个性,王麒凯认为,这是年轻人朝气的象征,正因为年轻人创业的机会成本更小,才更有勇气放手一搏,创业所需的正是冒险家的精神,个性也是敢于冒险的表现。他同时也提醒,有个性是好事,创业更需要稳重,以及良好的把控能力。

此外,对于现在很多创业者热衷餐饮行业“掘金”,王麒凯建议,虽然餐饮属于传统行业,创业者也应当用互联网的思维来经营,注重创新与打造餐饮品牌相结合。以“煮打哥”为例,爆款思路做产品,以一种热门产品做主打,带动其他产品销售,就是一种典型的互联网营销策略,值得学习推广。

来源:重庆商报
分享按钮